知识付费是不是智商税?



大家好,我是白歌。

这次简单来说一说智商税的这个问题。有时候,我们往往出于自身的看法,看不惯别人的一些消费做法,会乱用智商税这个词,但实际情况,智商税的定性往往比较模糊,让人不易判别。


B站UP主半佛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框架来判断是不是智商税


1.花钱达到目的了吗?

2.达到目的消耗的成本是否合理?

3.达到目的和花钱之间是否存在必要性?

4.自己是否获得了长期的心理满足?


以上内容如果否定的答案越多,那说明智商税的占比就越大。对于购买决策十分有必要参考。


我个人还是蛮认可这个框架的,毕竟现在各种各样的消费,而真实世界往往是特别复杂的,日常各种各样的消费中,往往都会多多少少有智商税的成分。只不过,日常消费往往成本比较低,我们也就不怎么在意了。


但当我们要做重大决策的时候,这个时候这四项内容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
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比较有争议的,比如知识付费相关的消费。


知识付费付费的是知识?还是什么?


如果是知识的话,那么我们知道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,低成本获取资料的途径五花八门,那这本质上是不是属于利用信息差牟利,属于智商税的范畴?


这种情况下,从外在判断的不好下手,那么可以从自身入手,利用上面的四个问题,一个一个去问自己,如果答案否定在多数,那么缴税的概率就比较大了。


当然还有一种外在的评价,比如在知识付费领域的头部平台得到app的创始人,罗振宇就说过,他们收费的不是知识本身,而是为他们的服务所收费。他们对自己的定义,是一个服务的性质。而不是售卖知识的性质。


一个卖家,而且是行业的头部卖家,刻意声称自己不是卖知识的,而是卖服务的。这个信号本身就值得让人深思,如果是贩卖知识的话,是不是属于利用信息差,收智商税?


而知识付费有时候也会经常被人称为智商税,比如老年人买保健品,而年轻人买知识付费产品,缓解焦虑。这种说法也是有的。但这些是比较宏观的看法。大众并不代表个体,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。


对于个体的判断来说,依然和我前面说的,关注自己,问自己那四个问题即可。对于外界的那种声音,不站队,只观看即可。毕竟这世界从来不是只有对错。


以上就是这次分享,我是白歌,我们下次再见。













声明:白歌的小站 | 版权所有,违者必究 | 如未注明,均为原创。

转载:本文章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。


Hello~,我是白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