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白歌。
最近我成功实现了以前谋划已久的一个小目标,本来感慨万千想说很多,但考虑到要长远发展而且还有外部限制,所以只能低调保密处理了。
不过,我在落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,收获蛮多,特别是对人和人之间沟通,坦诚和善意可以很大程度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从而构建信任的基础。
虽然我现在因为各种原因,很多内容都不能直接拿出来讲,但是我觉得,好的沟通其实是可以穿越限制的边界。即使我因为外部一些限制不能讲具体案例,甚至会什么也没说,但我依然可以传达很多信息,依然可以坦诚。
在许知远的《十三邀》关于罗振宇的采访中,许知远曾问罗胖一个问题:
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?
罗胖讲了一个故事,他在央视的《对话》栏目当制片人的时候,有一次采访嘉宾是李开复,当时李开复从微软跳槽到谷歌,而微软起诉了李开复和谷歌,根据当时美国那边的法律,李开复是不能讲任何这个案子的情况的。
但在这个事那时刚好是个热点。罗胖作为制片人,需要对《对话》栏目的内容负责。用他被采访时候的话来讲就是,“我请你来不就是为了这个吗?结果你告诉我,你不能讲?你让我怎么办”
而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,就是去做了一个假设性提问,“我有一个朋友,他离开了他的公司,结果他被公司起诉,您作为这么有经验的职场人士,咱们可以给他支支招吗?”
罗胖在采访中说,这是个很高明的创意,李开复听到问题后反应很快,都很有默契,最后,节目成功录制,而沟通也得以实现。
另外好的沟通还有一方面,就是尽可能的传达善意,避免冲突,这个会很大程度上构造出一个好的的氛围,就会产生信任的基础,这个信任在做事的时候,远比恶意和猜忌的负面氛围更容易做成事。
我曾经看到一封长征过草地时期电报,当时是某两个势力因为内部意见分歧,差点就要打起来的危机时刻,即使那种最极端危险的时候,用词也特别慎重,尽量避免冲突。我这里放几张图,你们可以感受一下。
因为这种案例很敏感,具体我就不展开讲了,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《沙盘推演:再现中国工农红军史诗般的长征全历程——草地危机》
虽然一直强调尽量保持善意,但大部分人都终究是凡人,大概率逃不过负面情绪的感染,然后停滞不前。
甚至有的人连应对和处理的能力都没有,只能任由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随波逐流。(关于如何摆脱负面的束缚,可以见我以前的那篇,如何走出低迷,迎来新生?)
不过,如果有机会的话,还是尽可能的去争取一下那些积极和美好,说不定就走狗屎运了呢?
最后,我是白歌,我们下次再见。
评论区 | 写个留言吧~